左亚文教授受邀参加我院学院论坛暨2016-2017年度第一次读书会

发布者:郭梦溪发布时间:2016-09-12浏览次数:441

(通讯员詹祝圆孙佳越)20169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坛暨2016-2017年度第一次读书会在文沛楼409会议室成功举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左亚文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此次读书会以“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为主题,由龚先庆院长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学院2016级博士生、2015级和2016级研究生参加此次读书会。

讲座伊始,龚先庆院长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对左亚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隆重介绍了左亚文教授近些年来的学术动态和相关代表性学术成果,他希望在座师生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悉心聆听并积极与左亚文教授互动交流。

讲座中,左亚文教授“《手稿》之争——时代的回望与反思”、“人的异化及其本质根源——‘劳动异化’的解读”和重释”和“扬弃异化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解读与再思”三个部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层次多视角地阐述“马克思《手稿》异化劳动思想”。在第一部分,左教授首先回顾总结了《手稿》的写作背景。《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底在巴黎所著作的一部手稿,但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发表。后人将其笔记整理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接着,左教授通过对“《手稿》的写作和出版”的历史考察,介绍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剖析市民社会的基本情况。左亚文教授还提到,《手稿》传入国内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主要有抬高和贬低《手稿》两种倾向。在第二部分,左教授梳理了王若水和卢卡奇等学者关于“异化”的解释,总结出自己“异化”定义。在第三部分,左教授指出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首次阐发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初步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探讨了共产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指明了扬弃异化的途径。

在提问环节,14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徐如刚同学其撰写毕业论文产生的疑问,就“是否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的四种关系异化”进行了提问。左亚文教授认为,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是毫无疑问的。他特别指出,分配无非是对劳动产品的占有,不能就分配而谈分配问题,还要谈到分配的非正义,需要深入探讨什么才是分配正义以及其评判标准和差异程度。新进老师付文军请教左亚文教授对“当前学术界存在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所谓的‘循环论证’的争议性观点”的看法。左亚文教授强调,“循环论证”需要具体理解:第一,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不太成熟,一直处于探索过程当中。第二,有些东西本身就是循环的、相互作用的。高梦娇老师“本质实现的同时就是异化,似乎异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异化是不可避免的,人类是如何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上升过程的”进行提问,左亚文教授对其提问做了细致的解答。

最后,学院副院长韩美群教授对左亚文教授来到马院,为师生贡献一场零距离接触、多视角畅谈的学术盛宴再次表示感谢,并对左亚文教授的讲座作了系统的总结。她借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开头语“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高度评价此次讲座。韩美群教授强调,左亚文教授不仅仅是从《手稿》深入浅出地谈“异化劳动思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在座的师生如何去读一本书和如何去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