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使命谈责任 深入探讨凝共识——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中学习59号文件活动侧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23浏览次数:163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59号文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教师必须在课堂传递正能量,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59号文件还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并不是代表个人,而实际上是代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发声。为切实落实中央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要求,也为进一步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19日组织全院教师对59号文件进行了集中学习和讨论。

             

本次学习和讨论的主题是,依据59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本人所承担课程的基本要求,围绕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敏感问题和重难点问题,对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交流。学院全体教师分教研室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师们在学习和讨论中达成了共识:面对学生的所关心和提出的敏感问题,首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且肯定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其次要以谈心的方式,而不是以灌输、居高临下的方式来回答学生的疑惑;教师们还对共产主义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等问题的讲解内容和讲授方式进行了探讨。中共党史教研室的教师们对普世价值、如何评价领袖人物等多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讲授口径,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考察、各级培训,提供各种参考、辅导资料,不断扩展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水平,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穿透力与理论感染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教师对民主、法治、党的领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普遍认识到,在面临学生提出敏感问题时,首先根据中央相关精神有明确规定进行统一答复,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也会必须紧密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要求,把握语言分寸与语言艺术进行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从历史学科的特性入手,辩证地对于历史课上碰到敏感性问题如何定性、如何处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且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历史课,但更是政治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就学生问题中关于如何看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等问题的解答方式着重进行了讨论,也就如何讲授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如何解释当下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的教师就教学中遇到的腐败问题和民族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难题达成一致意见:以正能量化解学生疑虑、正面讲授,把理论、政策、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信服力。

                                   

             

各教研室讨论之后进行了全院交流,各教研室分别推选一名发言人大会交流了本教研室讨论的情况,各位发言人认真讲、全体教师用心听,并且不时有教师举手提问、现场进行更细致交流,大会气氛热烈而和谐、讨论充分而深入。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龚先庆在作总结发言时提出,对于敏感问题不是不能讲,而是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支撑、以中央的精神为指导、以鲜活的事实为佐证、以正面的引导为原则,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来讲解。龚院长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正视胜过回避、说理胜过说教、坦诚相待胜过强词夺理,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自觉担当,就一定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附件:    W0201503235254134075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