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举行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万琳琳发布时间:2017-10-23浏览次数:437

(通讯员 刘挚成)2017年10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在文沛楼413会议室举行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龚先庆教授主持,团队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韩美群教授、朱书刚教授、夏澍耘教授、张瑞堂副教授、冯琼副教授、田勤耘副教授、董文俊老师、黄燕强老师等多位老师参会,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程平研究员特邀参加。

本次会议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与传承发展”,会议共有两个环节:一是学习十九大报告相关精神,二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与传承发展”进行主题讨论。

会议于19:00准时开始,龚先庆院长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成立两年多时间,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协同攻关,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要研究队伍和力量。本次团队会议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举行,意义重大,希望团队成员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成果展开研究,取得更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会议第一个环节,由韩美群教授带领与会老师重温和学习十九大精神,特别学习与本次团队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突出表现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等方面,中华文化自信更加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等大幅提升。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十四大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本方略之一,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本次研讨会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略进行了认真研读,体会和收获众多。

会议第二个环节,即主题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与传承发展”。龚先庆院长首先指出,这一研究主题作学校中长期培育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子项目,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完全一致,证明团队老师们的研究,契合了时代的需要。

朱书刚教授肯定了龚先庆院长的看法,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是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理清中华文化的根脉与灵魂,传承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前提。

韩美群教授指出,研究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文化”等基本概念不能忽略。她指出,现今学界关于这些熟知的概念有太多的误读和误解,她建议从文化与人化、历史、精神等关系来深层理解文化,而不是用简单地文化分类来界说文化。关于传统文化,学界也有许多不同的界说,韩教授指出应从时间、空间、精神三维度剖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传承发展中的变与常、继承性与超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等。

田勤耘副教授沿着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变迁作了简要回顾,他将1840年以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孕育期(原始社会时期)、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和定型期(秦汉至1840年),并将第三阶段细化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发展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成熟期(隋唐至南宋)和衰退期(元明至1840年)。与会者对田勤耘副教授的观点展开了较为激烈地讨论,有老师质疑,“衰落期”的提法是否严谨?经过充分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阶段的划分非常必要,但划分的标准应该进一步明确,并要有一定的客观性。

董文俊老师沿着田勤耘老师的思路,对1840以后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做了论述。董老师从史学的角度,将1840年以后中华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初始、求索、挫折和自新,通过四个时期的演变,中华文化最终转型。会议对董老师提出的革命时期国民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进行了充分讨论,黄燕强老师指出,杜维明先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文化中国”的命题对我们本项研究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可以用他提出来的“三个意义世界”解析传统文化在大陆外的地区传承情况。

夏澍耘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分别是核心思想理念(天道、人道与治道)、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她指出,十九大报告与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从以上三个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划分,但这三个部分有许多交叉重合的地方,还需要我们认真理清和挖掘。

张瑞堂副教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着手,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现状,即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契合、改革开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封建糟粕的死灰复燃,这些角度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多维镜像。

冯琼副教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路径三个层次论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对策。她指出,无论是从人的现代化,还是从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角度看,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固本强基、革旧鼎新、借西创新、全民扬新四大基本原则,并要从文化整合、认同教育、传承方式、文化立法等方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程平研究员指出,半年前研究团队确定和设计这一研究主题时,他全程参与了,今天他有幸再次参与了这次研讨会,听了大家的汇报,可以看出老师们近半年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程老师高度肯定了老师们的研究,并对每位老师提出的观点进行了点评和交流,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研讨会在与会学者积极、热烈地讨论中接近尾声,最后,龚先庆教授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大家讨论非常激烈,但氛围很是融洽,经过近三个小时的交流,大家碰撞出了很多思想火花,希望各位老师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围绕这一极具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研究主题,出一批精品,创一批佳作,力争在此次课题的研究上取得较大突破。

会议确定下一次团队讨论将于十二月月底举行,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