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秘 摄影 白继坤 张羽彤)为深入总结暑期社会实践成果,9月22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沛楼409会议室成功举办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答辩会。辅导员徐乐、学院“读懂中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团长陈思、学院第17届研会主席雷思若、代文珂以及院团委实践部部长刘迪担任评委。
胡南同学以《数字化赋能美丽湖北建设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为题,聚焦“数字中国”与“美丽中国”战略,深入探讨了技术赋能、制度创新与多元协同的内在逻辑,展现了马院学子运用专业理论关切现实发展难题的学术视野。
李小雨同学分享了题为《“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传统戏曲创新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基于竹溪县国家级非遗“山二黄”的创新实践研究》的调研成果。汇报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文旅融合三个维度,生动阐述了传统戏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
谭梓怡同学以《恩施营上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了营上村从昔日山区贫困村到如今旅游特色村的“蜕变之路”,论证了农文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有效路径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杨茹媛同学围绕《青春筑史:新时代青年党史观调查行动》,通过问卷与访谈揭示了青年党史认知在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基于调研发现,团队提出了构建高度互动、教学相长的新型教育生态的建议,为优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参考。
评委陈思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各项目选题的现实意义与团队的表达呈现,并围绕PPT呈现、理论实践结合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辅导员徐乐老师总结指出,“大家要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跃马扬鞭,淬炼真本领、增长真见识,真正成长为‘能说、会做、善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与践行者。”
本次答辩会不仅展示了学子们扎实的调研能力,也为未来社会实践与理论宣讲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学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学生深入基层、学以致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