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子秦 张羽彤 摄影 谭梓怡)为深入探索理论宣讲发展新路径,深化校际青年学子之间的交流合作,5月16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学院“读懂中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指导老师胡世文、宣讲团骨干成员共同参加。座谈会由我院宣讲团副团长邓超凡主持。
会前,双方共同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了我校作为一所“由党创办、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高等学府的发展历程。
座谈会伊始,胡世文老师致欢迎辞。他代表我院宣讲团热烈欢迎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一行的到来,对青年学子间的互学互鉴与联络互访表示高度认同。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无数青年思想碰撞的过程,两团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深厚学理为根基,在宣讲实践中创新形式,在学术研究中共享资源,打造兼具思想性、青年味和时代感的宣讲课程。
在团队概况介绍环节,我院“读懂中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助教王子秦围绕团队概况、组织架构、资源基础、未来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宣讲团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取得的成绩,展现了宣讲团依托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开展校际联动、党建协同、特色选题等方面的成效。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团长团成员陈正从发展历程、团队架构、特色活动等方面介绍了求索学社宣讲团的基本情况。他强调,宣讲团始终秉持“用心备课、用情宣讲”的工作理念,一方面通过构建专题课程清单、建立集体备课机制,提升理论宣讲课程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品牌,推动青年化理论阐释走深走实。
在示范宣讲环节,我院“读懂中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团长陈思以《从尧治河村的实践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方向》为题,聚焦尧治河村从贫困村到年产值45亿元强村的转型奇迹,阐释了以产权重构、利益共享、治理创新为核心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推进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宣讲团团长团成员张潇月以《且看江河万古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密码》为题,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以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为主线,深入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呼吁青年人在共抓大保护中践行“江河万古流”的使命。
在互动交流环节,双方就课程打磨、团队管理和文化建设以及如何调动讲师的宣讲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交流活动为双方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互鉴平台,展望未来,我院“读懂中国”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将继续依托全国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平台,持续深化校际合作网络,探索合作交流新模式,广泛凝聚宣讲合力,为青年理论宣讲事业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