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田秘 摄影:张羽彤)为深切缅怀毛磊教授的学术贡献与精神风范,凝聚校友力量,共谋发展新篇章,10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校友座谈会暨毛磊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任党政班子成员,马院首任院长何捷一、原副院长朱书刚、原学术委员会主任胡贤鑫,马院1987级校友、武汉理工大学原马院党委书记毛传清,1990级校友、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温习,1992级校友、校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刚、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杜兴洋,1993级校友、校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明强,1994级校友、长江新区财政国资局副局长宋斌文,2001级校友、校体育部党委书记傅小勇,2006级校友、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石龙,2017级校友侯承材等校内外优秀校友代表,学院师生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缅怀大师、薪火相传、开创未来”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邓杨主持。
会议在专题片《“90后”大先生:博文明理 硕师为国》的播放中拉开序幕,短片深情回顾了毛磊教授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党史研究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巍致辞,他以“拜院友为师”“以院友为荣”“乘院友之力”三句话阐述了本次会议汇聚智慧、共谋发展的初衷。他详细介绍了学院近年来改革发展情况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恳请各位校友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为汇聚各方智慧,会议举行了庄重的校友顾问聘任仪式。周巍院长为何捷一、朱书刚、胡贤鑫三位老领导、老教授颁发了校友顾问聘书。

在顾问发言环节,何捷一教授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在国家级课题立项等方面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他结合毛磊教授的学术成就,指出其研究不仅兼具开创性与现实关怀,更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组织才能。围绕未来发展,他建议学院应更加注重人才引进的学术潜力,着力凝练学科特色,为学院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朱书刚教授深情追忆了与毛磊教授相处的点滴,对其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师者风范表达了由衷敬意。他建议学院未来发展应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武汉作为近代革命中心的独特地缘与历史资源,同时系统梳理中原大学校史,将这一宝贵传统转化为学科建设的独特优势。

胡贤鑫教授在肯定学院科研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强调,在争取更多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成果的最终质量与学术影响力。他还指出,人才梯队建设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石,亟须建立引进与培育并重的人才工作机制,确保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2017级侯承材校友为母院捐赠大额款项,助力母院发展,这是学院获赠的首笔现金捐赠。周巍院长为侯承材校友颁发了捐赠证书。

侯承材校友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母校、母院和单位培养的深切感恩。他表示,作为毕业生,看到学院发展欣欣向荣,发自内心感到自豪。在马院求学期间,涵养了科学思维,训练了学习能力,有效指导了工作实践。最好的感谢是塑造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将用实际行动为学校、为学院、为单位作出更大贡献。

邓杨汇报了校友工作设想及校友会筹备工作情况,她表示将广泛联络广大校友,建立校友信息库,推动构建“校友—学院—顾问”发展共同体,构建常态化校友联系服务合作机制。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校友代表围绕“缅怀毛磊教授精神风范,弘扬毛磊教授学术思想”与“凝聚校友力量,共谋学院发展”两大主题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表达了对毛磊教授的深切追思,并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基于对学院的深厚情感,校友们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校友会建设,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汇聚各方资源,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合影中圆满结束。

